构筑作物健康的全方位防线
在农业生产中,病毒病始终是种植户朋友们的“心腹大患”。面对市场上繁多的药剂,盲目选用往往效果不佳。实际上,病毒病的防控是与病原体传播链的全面博弈。因此,唯有明晰科学防治思路,才能在这场持久战中掌握制胜先机。
源头把控,掐灭毒源
种子带毒是病毒病传播的关键途径,可采取多种消毒方式灭活病毒:如温汤(50-55℃)浸种、硫酸铜(400倍液)浸泡15-30分钟,或选用包衣种子、药剂拌种消毒。选育抗病品种,建议优先选用标注“抗 TYLCV”、“抗 CMV”等特性的品种,并配合轮作降低田间毒源。
此外,土壤消毒不容忽视,病毒病爆发地块种植前可通过药剂(氯溴氰尿酸)、火烧、熏蒸等方式消毒;育苗时,旧苗盘需用1000倍液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消毒,从源头降低病毒病发生风险。
物理调控,优化生长环境
田间卫生管理
定期清理田埂、沟渠中的杂草,减少病毒越冬宿主。收获后,彻底清除病残体,切断病毒传播链条。修剪工具使用前后,用75%的酒精或10%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消毒,防止机械传毒。
消灭传播媒介
针对传毒昆虫,可采取多种技术协同防控。在作物育苗期至定植初期,利用40-60目防虫网进行网室全覆盖,有效阻隔粉虱、蚜虫等害虫;铺设银灰膜,利用光反射特性趋避害虫;以虫治虫,如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烟粉虱种群,或种植波斯菊等蜜源植物,以吸引瓢虫、草蛉等天敌昆虫。此外,合理使用杀虫剂,进一步提升防控效果。
温湿度管控
病毒病喜欢高温干旱环境,大棚种植需做好通风降温与湿度保持。可通过开启顶侧通风口、加装排风扇降温;地面洒水、使用滴灌带或安装雾化装置增湿,从而破坏病毒病滋生条件。
生态调控,促长提抗
如无法人为打破病毒病生长“舒适圈”,这时候就要改用“促长与激活免疫”的双重策略,实现控制病毒保障产量的防控目标。
促长——强健作物“体魄”
植物促长抗逆的核心在于优化根系与光合系统,可通过底肥、叶面肥的科学配施达成。发达的根系不仅能增强锌、硅等抗病毒元素吸收,还能合成细胞分裂素抑制病毒复制。提升光合效率后,产生的糖类物质会优先供给新生组织,加速健康组织生长以稀释病毒浓度,同时合成更多萜类、生物碱等次生代谢物,抑制病毒粒子组装。如同拥有强健体魄的人类,更能抵抗各种病害侵扰。
激活免疫——构筑作物“免疫长城”
激活免疫是防控病毒病的关键。生物诱抗剂就像作物的“疫苗”,作物“接种”后,一旦病毒入侵,免疫系统能迅速响应。这类诱抗剂不直接灭杀病毒,而是通过调控植物内源免疫机制,阻断病毒复制与扩散。如太抗®几丁聚糖,以植物诱导免疫技术激发作物抗病毒潜能,为作物病毒病绿色防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。
防治车厘子病毒病
用药前 使用几丁®后新叶恢复正常
几丁®300倍防治红灯病毒病,干枝喷施3次,出叶后喷施2次,共计5次,红灯新生叶片趋于正常。
防治番茄病毒病
对照:使用常规管理模式,曲叶黄化病毒病发生严重,严重影响产量
几丁®处理:同个大棚,使用太抗管理模式,病害发生率低,产量高,口感好
病毒病防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,从源头阻断到促长提抗,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。而太抗®几丁聚糖作为绿色防控的创新利器,在激活作物免疫、提高作物长势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优势。而它是怎么“训练”植物免疫系统的?下期为您揭晓~
特普生物
中国品质农业生物解决方案提供者
END
特普生物致力于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解决方案,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,始终秉持“植物健康我健康”的使命,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欢迎致电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-836-1866垂询!
更多资讯请关注服务号“特普生物农业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