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普生物
行业聚焦
病毒病——植物界的“隐形杀手”
2025-04-11

为何它让种植户们束手无策

在农业生产过程中,种植户朋友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怪事:作物莫名萎缩、叶片斑驳、果实畸形……这些看似无解的病症,其“幕后黑手”极有可能是病毒病

0-_副本.png图片1.png

病毒病导致作物果实畸形,无法销售


病毒病到底是个啥?为何如此可怕?咱们接着往下说~


破译病毒病入侵密码

作物病毒病是由病毒引发的系统性病害,所以,我们首先来看看病毒长啥样。病毒作为非细胞生物,不具备细胞结构,没有代谢机构、没有酶系统,主要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核酸(DNA或RNA)组成。核酸承载着病毒的遗传信息,蛋白质衣壳则兼具多种功能,犹如病毒的“万能钥匙”与“盔甲”。万能钥匙——识别寄主细胞表面受体,使得病毒能够精准定位并入侵目标细胞;盔甲——保护病毒基因不受外界侵害,安全抵达下一个寄主。

展示病毒结构_副本(1).png

某病毒结构示意图

而这一特殊构造也决定了病毒无法独立存活,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的资源进行复制繁衍。当病毒入侵作物细胞后,会将自身的核酸注入寄主细胞,合成相同的病毒核酸及蛋白质衣壳,然后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。子代病毒从寄主细胞中释放,不断扩张“领土”,让原本井然有序的细胞代谢被彻底打乱,蛋白质合成、能量转换等关键生理过程陷入混乱,最终导致植物出现生长停滞、畸形甚至死亡。


病毒病为何如此可怕

与细菌、真菌病害不同,病毒病无法用常规杀菌剂、抗生素根治,再加上这三个致命属性,使得病毒病防治一度陷入被动。

一、潜伏周期长

病毒可在植物体内潜伏数周甚至数月不显症状,种植户朋友们早期难以发觉以黄瓜花叶病毒CMV为例,在感染初期作物无明显症状,叶片出现斑驳、皱缩等典型症状时,病毒已扩散至全株

二、系统性感染

病毒侵入后,借助作物维管束系统,快速从感染部位扩散到植株各个器官而非局部侵染

三、变异速度快

大多数植物病毒是RNA病毒(如烟草花叶病毒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),此类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校对机制,导致变异频繁。加之在药剂、抗病品种等环境压力下,病毒为活下去会随机突变产生新毒株。多因素促使病毒快速变异,原有防治手段直接失效,显著增加了防控难度。


触目惊心的破坏力

山东黄瓜

微信图片_20250225101017_副本.jpg

2024年,山东潍坊的黄瓜棚发生了“新怪病毒”,其肆虐之猛让种植户束手无策,只能通过拔除病株的方式控制病毒发展,最终导致黄瓜产量受到重创,损失难以估量。

贵州太子参

IMG_20230322_135846400(1).jpeg

2023年,贵州因持续干旱叠加气温剧烈波动,诱发太子参病毒病大规模爆发。受此影响,太子参普遍出苗率低甚至不出苗,出苗地块病株率达 70%以上,预计产量损失超 50%


病毒病侵染多种作物

微信图片_20250410143924.png微信图片_20250410143522.png

草莓病毒病               莴笋病毒病

mmexport1744335369531_compress.jpg图片3.png

百香果病毒病              番茄病毒病


而诸如此类的种植“悲剧”,至今仍在各地上演……

 

植物病毒病的治疗一直是世界难题,只有通过早发现、预防才能在这场隐形战争中占据主动。下一期,我们将继续解析病毒病的来源与传播途径,敬请关注!


特普生物

中国品质农业生物解决方案提供者

  END

特普生物致力于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解决方案,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,始终秉持“植物健康我健康”的使命,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欢迎致电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-836-1866垂询!


更多资讯请关注服务号“特普生物农业”


特普二维码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