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伏天也能爆摘瓜”
七月盛夏,骄阳似火,多数菜农在结束春茬种植后进入农闲期,而越夏黄瓜却在此时迎来生长 “黄金期”。
它通常在6-8月播种,当传统春黄瓜退市,秋黄瓜未上市时,越夏黄瓜正好填补市场空窗期。此时市场竞争小、价格优,能为菜农创造可观收益。不过,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成为了越夏黄瓜种植的关键难题。
今天,咱们就来唠唠越夏黄瓜的种植要点~~
精选良种
选好品种是越夏黄瓜种植的第一步。夏季高温高湿,容易引发各种病虫害,且光照强、温度高对黄瓜的生长影响较大,因此应选择耐高温、抗逆性强的品种。
选地与整地
选地:黄瓜根系好气,喜湿怕涝。因此,地势高燥、排灌方便的地块为首选。最好与豆类、茄科等非瓜类作物实行轮作,减少土传病害发生。
整地:播种前,地块需深耕细耙,打破土壤板结,增加透气性。结合深耕,施入有机肥、复合肥作为基肥;使用草木灰(华南、长江流域)或矿源黄腐酸钾(北方地区)调节土壤酸碱度。此时,还可撒施枯草芽孢杆菌,预防土传病害。按行距60~70厘米、高15厘米起垄(可按种植习惯灵活处理),以利于排水和灌溉。
播种技巧
一、播种时间
越夏黄瓜宜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,需依据当地气候和品种特性灵活调整。过早播种易受高温干旱影响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,过晚则因后期气温低影响成熟与产量。
二、播种方式
1、移栽
幼苗2叶1心时进行移栽,移栽前浇透苗床便于起苗。选傍晚定植,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促进缓苗。
2、直播
在整好的垄面上,按35cm左右株距开穴,每穴播2-3粒种子,覆1-1.5cm细土。播后浇水保湿,以利于种子发芽。高温干旱时可用遮阳网或稻草覆盖降地温、保墒。
苗期管理
1、间苗
幼苗长到2-3片真叶时,开始间苗,去除瘦弱苗、畸形苗、病苗,保留健壮幼苗。直播地块,每穴保留1-2株幼苗;移栽地块,若有缺苗现象,应及时补苗。
2、水分管理
幼苗期浇水要遵循 “少量多次”原则,时刻保持土壤湿润,避免浇水过多导致幼苗徒长。
3、肥料管理
苗期施肥以氮肥为主,促进幼苗生长。当幼苗长到3-4片真叶时,追提苗肥。可搭配枯芽春®500g+木每灵®500g/亩,预防根部病害,促进根系生长,提苗壮棵。
田间管理
1、搭架引蔓
黄瓜幼苗长至20-30厘米时,需及时搭建 “人” 字形竹架,顶部用横杆固定,也可采用吊绳。引蔓时将瓜蔓轻柔绑于架材,每3-4节固定一次,确保植株分布均匀,利于通风透光。
2、整枝打杈
越夏黄瓜以主蔓结瓜为主,应及时摘除侧蔓和卷须,促进瓜条生长。对长势旺盛植株,可适当保留1-2条健壮侧蔓,提升结瓜量。
3、遮阴降温
夏季高温易导致黄瓜营养消耗过快、产量下降。大棚种植可悬挂遮阳网或喷施降温剂,配合通风;露天种植可覆盖秸秆或搭建临时遮阳棚。同时,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浇水,防止根系受损。
病虫害管理
1、病毒病
主要表现为叶片斑驳、皱缩、卷曲,植株生长缓慢,果实畸形。
黄瓜病毒病
防治方法:选用抗病品种,加强蚜虫、白粉虱等传毒媒介的防治。预防时,可选用太抗®300倍+调节剂+营养;治疗时,可选用太抗®150倍+调节剂+营养+杀虫剂,5-7天一次,连续使用3次。
使用前 使用后
发生病毒病,使用特普方案后新生叶恢复正常
2、细菌性靶斑病
发病初期,叶片及茎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,茎部变细,两端呈水渍状,病部以上的蔓、叶首先出现枯萎。病害严重时,病斑相融合,叶片枯黄。
防治方法:可选用枯芽春®500g+太抗®1L/亩冲施两次。
对照 特普方案处理
对照发生靶斑病严重减产,特普方案处理发病较轻。
3、虫害防治
物理防治:悬挂粘虫板;棚室通风口、门口安装40-60目防虫网;铺设银灰色地膜或挂膜条,利用蚜虫忌避性减少迁入。
药剂防治:针对蚜虫、蓟马可用25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-2000倍液喷叶背和生长点;白粉虱可用10%烯啶虫胺水剂1000-1500倍液,或25%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+1.8%阿维菌素1500倍液,兼顾成虫和若虫。
越夏黄瓜种植的关键在于:品种耐热性是基础,排水防涝是保障,遮阳降温是手段,病虫害预防是核心。做好这些工作,即使酷暑,种植户朋友们也能种出条直油亮的“黄金瓜”!
END
特普生物致力于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解决方案,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,始终秉持“植物健康我健康”的使命,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欢迎致电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-836-1866垂询!
更多资讯请关注服务号“特普生物农业”